澳洲幸运10计划

澳洲幸运10在线计划网站 联系我们 院长信箱

澳洲幸运10计划 >> 研究生教育 >> 硕士点介绍 >> 正文

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

    2025-04-14  来源:环材澳洲幸运10计划   编辑:环材澳洲幸运10计划   浏览:

    烟台大学环材澳洲幸运10计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

     

    学科代码:080500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科门类: 工学

     


    一、学科简介

    材料学科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、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学科,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内容,被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,新材料产业必将成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。材料学科2019年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,2022年进入ESI全球前1%,2023年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。

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澳洲幸运10计划 、核装备与核工程澳洲幸运10计划 、精准材料高等研究院共同建设,下设材料学、材料物理与化学、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,2003年获批材料学硕士授权点,201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。材料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,特别是获批一级硕士授权点之后,无论在学科梯队、学术研究、研究生培养、硬件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,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,凝练出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先进金属材料与加工、功能陶瓷材料、精准材料设计及计算等特色培养方向。2025年,澳洲幸运10计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共有研究生导师42名,其中教授13名,副教授17名,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12名。

    二、培养目标

   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,能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材料领域技术或管理工作,拥有国际视野,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学术基础和科研技能的创新创业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。具体包括:

    1)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。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掌握材料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,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,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。

    2)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巧和方法,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,具备开展学术研究、学术交流和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的能力。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,能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工作。

    3)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,具备应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。

    4)遵守学术规范,恪守学术道德。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,诚实守信,身心健康,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。热爱科学研究,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。

    三、研究方向

    1、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

    方向1:【晶体物理与化学

    主要研究晶体的生长机理、制备方法、物理性能及其改性方面的基础研究,以及晶体材料的新品种、新工艺、新特性、新用途、新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。

    方向2: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

    聚焦锂/钠/锌离子电池、金属空气电池、氢能等关键储能体系,开展高容量、高倍率、高安全性、高性价比新能源材料研究,以及器件机理与结构优化研究。具体涵盖材料绿色高效制备技术、理论计算与高通量筛选、器件创新设计与多功能融合、应用场景模拟与失效机制分析等环节,为新一代通讯设备、电子终端、新能源交通、大规模储能应用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与知识产权保障。

    方向3:【纳米材料

    聚焦陶瓷粉体和碳纳米材料的制备、微结构和功能性质。寻求合成高性能陶瓷和碳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和新途径。通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实现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调控。重点研究主体-客体纳米量级孔道网络的调控技术,发展新型分析方法和测试平台。推动纳米材料在化学催化、纳米光电子器件、生物医学工程和发光材料等领域的功能化应用。

    2、材料学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

    方向1:【无机非金属材料

    主要研究无机材料的结构、性能与制备工艺之间的关系,研究与开发无机质材料的新品种、新工艺、新特性、新用途以及新的实用技术。

    方向2:【高分子基复合材料

    主要研究反应加工机理和技术。研究在加工过程中实际上可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并对其进行调控;研究将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融为一体的新型反应加工制造技术;对通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化学修饰,使聚合物性能多样化,研制与开发功能化、高性能化的工程材料及其合金。

    方向3:【新型建筑材料

    着重解决区域性工业废渣的再生利用、建筑材料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粉体活性的测试与评价方法,材性机理。

    四、修业年限

    硕士学位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3年,最长不超过5年(含休学、保留学籍)。

    五、培养方式

    1、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。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,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,强化创新能力培养,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,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、高水平的科研工作。

    2、鼓励有条件的共建学科、交叉学科组建导师团队进行集体指导。在培养过程中实行组会制,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,更多地采用启发式、研讨式的互动教学方式。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、动手能力、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,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、学术报告、讨论班、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,并获得相应的学分。

    3、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。培养研究生在掌握学科核心理论与前沿动态的同时,能依托学位论文研究深度参与课题设计、实验验证与成果凝练。鼓励研究生在课程中学习的跨学科方法有效迁移至论文写作,而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哺课程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。

    4、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团队指导,鼓励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。导师指导研究生培养全过程,导师不仅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,组织开题、中期、答辩,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,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、学术道德有引导、示范和管理的责任。


    下一条: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