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材料研究团队聚焦国家"双碳"战略目标与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布局,深耕新能源材料与电磁功能材料两大前沿领域。在新能源方向,重点开展碱金属离子电池、金属空气电池、超级电容器等新型储能器件及关键材料研发,同步推进储氢材料体系创新;在电磁防护领域,着力开发宽频电磁波吸收材料并推进其工程化应用技术。团队在生物质炭、多孔碳基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构建了从可控合成到功能化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。围绕过渡金属碳化物/氧化物/硫化物/氮化物的相态演变规律,建立了相关材料组分-结构-性能的构-效关系模型。创新性地发展了缺陷工程调控技术,实现材料电子态密度、离子迁移路径及界面电荷转移行为的精准调控,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设计理论。
团队目前由6名成员组成,其中教授3名、副教授2名、讲师1名。团队成员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,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在内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,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,各类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项,1人获批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。团队3名成员连续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“全球前2%科学家榜单”(World's Top 2% Scientists),近五年在Nano-Micro Letters,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,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,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& Technology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累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篇,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。团队成员担任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期刊编委、ES Materials & Manufacturing执行编委、Rare Metals、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等杂志青年编委。